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

“两夹弦”非遗传承人侯彦丽:以地方戏传承促乡村文化振兴

2023-03-15 16:40  中国新闻网  字号:T|T

西安兵马俑在线3月15日讯 中新网菏泽3月15日电 题:“两夹弦”非遗传承人侯彦丽:以地方戏传承促乡村文化振兴

作者 吕妍 马瑾 鹿琳

“你这个唱腔再圆润一点,还有这个动作再收一些......”3月15日,在菏泽市定陶区非遗保护传承中心的排练厅内,躬耕梨园40载的“两夹弦”非遗传承人侯彦丽正在指导年轻演员练习基本功,每一个眼神、手势都力求精益求精,以确保演出时呈现好角色。

“定陶当地流传着一句话,‘拆了房卖了粮,也要听两夹弦的《站花墙》’,可见人们的喜爱程度。”作为菏泽市定陶区非遗保护传承中心主任的侯彦丽一直坚持推动地方戏曲保护,传承戏曲文化创新发展,服务基层民众,推动定陶区“两夹弦”更“接地气”“重服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菏泽市定陶区“两夹弦”排练厅内,侯彦丽开展传承培训活动。 李保 摄

今年57岁的侯彦丽出身于梨园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对“两夹弦”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经过多年勤学苦练和系统学习,她成为剧团的正式演员,主攻旦角。然而后来戏曲市场开始走下坡路,剧团面临着“没戏演”的窘境,团里的演员也纷纷流失。“看‘两夹弦’这个剧种慢慢衰落,我心里很难受,从那时起,我就立志把这个剧种传承好、保护好。”

“侯团长白手起家领着我们,以前到处找台口,现在条件变好了,大家也更有干劲了。”菏泽市定陶区非遗保护传承中心两夹弦老生演员周长迁说,2008年,“两夹弦”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这一剧种的传承发展受到关注,“两夹弦”迎来了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新时代。

为了将戏更贴近民众,给他们提供更丰富的剧目,侯彦丽和创演人员在经典戏的基础上不断创作新作品,反复打磨推敲,一个剧本甚至要改几十次才能呈现舞台,为此经常排练到深夜。“现在最难就是创作,特别是小戏,要想出精品,牵扯人物、素材、音乐、演员唱腔、表演层次多种因素,我们必须亲身体验、详细了解,才能把这一个戏做好。”

近年来,在侯彦丽的带领下,定陶区非遗保护传承中心先后创演了《爱心家园》《春秋商圣》《退彩礼》《公鸡过寿》等精品剧目,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20余项;组建乡村振兴文艺服务队,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两夹弦新排剧目展演、冬春文化惠民季“非遗展演”等文化惠民活动500余场,服务民众70万人次,自2012年以来,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5800场次,打通了地方戏曲走进乡村、走入民众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我将继续深入基层,了解民众文化需求,把民众关心的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内容写成故事,变成唱词,创作更多优质作品,送到民众身边。”侯彦丽表示,将继续提升基层文化惠民服务水平,擦亮定陶区“山东省两夹弦之乡”名片,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http://hi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阎良区 航空基地 航天基地大湾区·西安空天产业促进峰会在深圳召开

    2023-03-15 09:26阅读

    西咸新区来阎良区观摩学习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工作

    2023-03-13 18:26阅读

    小金街道扎实做好春季森林防灭火模拟实景演练活动

    2023-03-10 19:22阅读

    灞桥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开展“三八女神节 与春天握手 携快乐同行”活动

    2023-03-08 18:37阅读

    临潼:146名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员走进考场

    2023-03-06 12:20阅读

    陕西出台50条举措 提振市场信心恢复市场活力

    2023-03-03 10:01阅读

    法律与我同行 学法伴我成长——席王司法所走进席王中心小学开展“法治进校园 ”普法宣传活动

    2023-03-01 10:35阅读